全球最大手机芯片供应商美国QUALCOMM的中文商标“高通”可能涉嫌侵权。

日前,北京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状告美国高通未经认证通过而长期使用“高通”商标,要求赔偿1亿元,并登报致歉,北京高院已立案受理。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高通全球营业收入高达249亿美元,而北京高通销售收入仅为千万人民币级别。这场商标纠纷案从体量上看,犹如一场“蚂蚁对大象”战争。

市场上有两家“高通”

美国高通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480位,在中国为小米、联想等手机提供芯片。

北京高通与美国高通在业务上有诸多重合。资料显示,北京高通成立于1992年,与联想、方正、金山同属中国第一代民族科技企业,主攻芯片设计和制造,聚焦于智能生活、智能物流、智能教育三大事业领域。记者查阅发现,北京高通早在1992年即注册了“高通”商标,一直使用至今。

北京高通提供的资料显示,1994年美国QUALCOMM开始在中国申请QUALCOMM商标,其在中国使用的字号翻译为“卡尔康”;

2010年美国高通开始申请注册高通第9类与第38类商标,但由于北京高通举证该系列商标已被其注册并持续使用,美国高通的申请至今未获中国相关部门批准。

美方5万元购商标遭拒

1998年美国QUALCOMM进入中国市场后,逐渐开始以中文“高通”作为其产品和服务的商标使用,并曾先后在多种报纸杂志上以“高通”的名义进行宣传。

北京高通公司董事长程儒萍说,2002年曾通过律师向美国高通发出律师函,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美国高通曾想以5万元收购“高通”商标权,但被北京高通视作“侮辱”而拒绝;此后,美国高通继续以“高通”名字在报纸杂志上宣传。

当前,中美“高通”在计算机、通讯和半导体等行业的部分业务冲突愈演愈烈。北京高通认为,美国高通对“高通”的侵权并肆意宣传,造成了市场对北京高通认知的严重混淆、干扰并侵害了其日常经营活动。程儒萍表示,受到美国高通侵权影响,如今北京高通的产品和品牌信息难以到达目标受众,导致业务开展受阻。

蚂蚁能否战胜大象?

双方体量相差巨大,北京高通在与美国高通的商标之争中,有胜算吗?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宇宙认为,美国高通在中国市场没能申请通过“高通”中文字样商标,但却不顾“高通”商标所有者北京高通的反对,在宣传和推广相似产品时一直冠以“高通”字样,带有明显的侵权行为。

对于北京高通的诉讼,美国高通的反应似乎有点平淡。在给记者的回复中,美国高通表示“已获知此事,并于近期收到了相关法律文件,会在法律框架内予以配合”。

此前,深圳唯冠公司曾以苹果(97.67,0.64,0.66%)公司对其iPad商标侵权而提起诉讼,最后双方达成民事调解,苹果向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一揽子解决中国内地iPad商标权纠纷。可见,蚂蚁未必不能战胜大象。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