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才引进落户人数再创新高!北京人才引进落户基本流程是什么?如何带配偶一起落户北京?我们总结了人才引进落户北京的基本申请流程和线下面交材料的注意事项,为你解读落户北京新规定!

北京人才引进落户:

18类人才

1. 高层次人才

第一类高层次人才条件中,面向普通人的只有两种:博士学历和高级职称,在实际申报过程中,高层次人才的社保基数过低缺乏合理性,建议按照2倍社保基数缴纳。

(1)博士学历人才引进落户北京隐形条件:要求有相应学位。

(2)高级职称才引进落户北京隐形条件:要求有相应职务

(3)本市(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团队核心成员隐形条件:主要指负责人

2. 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

重点机构紧缺人才通道,就是普通人最容易实现的北京人才引进落户通道。

(1)硕士学历隐形条件:有相应学位,1年以上工作经历,社保一般要求两倍以上。

(2)硕士学历学历隐形条件:有相应学位,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核心业务骨干;

2年以上工作经历,社保一般要求两倍以上。

(3)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隐形条件:2年以上工作经历,社保一般要求两倍以上。

3. 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通道,跟普通人相关的就是一级职业资格证(高级技师)人才。

(1)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隐形条件:具有个人证书

(2)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认定证书的高技能人才隐形条件:

具有个人证书

4. 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

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隐形条件: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3倍以上,且个税累计达到100万元的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

5. 专门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

特殊人才通道,跟普通人也基本没什么关系。李佳琦和杨超越就走的就是各区自主审批的特殊通道。

注意:

人才引进落户北京一般要求年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对于特别优秀或者特别紧缺急需的,可适当放宽年限要求。所以申请北京人才引进落户的人才隐形年龄要求是男性55周岁以下,女性5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或紧缺急需的可放宽。

·

点击查询你是否获得北京落户资格:

·

2023年人才引进落户条件:配偶落户北京条件

申请人走人才引进落户北京通道申办落户并且已婚的,其配偶和子女可以同时办理落户。

1. 对申请人:

满足人才引进落户条件

2. 对申请人配偶:

配偶随员落户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随调和随迁,区别在于其配偶是否在北京有工作。

(1)随调:

申请人配偶在北京有工作,提交资料与申办人原则上需要一致,其配偶人事档案要求调入北京,人才中心需审核配偶的学历、职称和社保等

(2)随迁:

申请人配偶在北京没有工作,需要户口所在地提供无业证明或者失业证明

理论上随迁比随调简单非常多,但是随迁就对主调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学历、职称、纳税(社保封顶)总额、对北京的贡献度等要求)。

注意:

主申请人满足基本的人才引进落户,如果配偶的社保和个税缴纳不在本市或者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就不能随调落户;配偶属于完全失业的状态,要求主申请人不仅满足人才引进的条件,有重大的贡献。

2023北京人才引进落户申请流程

1. 通过“一网通办”系统提交申请材料,人社工作人员会对材料进行预审,如果材料不齐全的会通知申请人一次性补齐缺失材料,再次提交。

申请北京户口之前,提前检测自己是否具备北京落户条件。

2. 预审通过,通知申请人调档,进行档案审核。

3. 预审通过,核档完成,人社会通知用人单位现场递交书面材料。

4. 审核通过,会将审核合格的申请人信息公示在北京人社官网,公示时间为5天。

5. 公示通过的,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审核信息发送至市公安部门,市公安部门按照要求通知申请人按照要求办理户口迁移。

6. 申请人准备好所有相关材料,最终去派出所办理户口。

2023北京人才引进面交材料注意事项

1. 收到短信提醒可以线下面交材料通知之后先登录“自助经办系统”进行“人士人才预约服务”。或者通过手机端“北京人社”APP进行预约。

2. 需要在系统里下载“《北京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申请表》”,里面有需要携带的材料清单,根据要求,携带即可。

3. 需要带原件及复印件前往线下面交,身份证,证书,学历证件现场都会核对原件,但会收走复印件。承诺与授权书、各类证明材料、情况说明、告知单等材料需要提交原件。

申报系统内生成《北京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申请表》时需在封面首页盖单位电子签章,申请报告公函打印后需盖单位公章。如果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的,申请报告公函另需加盖上级主管部门的公章。

4. 如果有高级职称评审表需要注意,系统要求上传的附件大小不超过2MB,因此系统中可以只传关键信息页,但在现场提交时则要整本材料复印并加盖单位章后才可以提交。

5. 网上审核通过后应在1个月内尽快到现场递交材料。避免因等待时间过长,社保和个税等信息发生变化。

另外,现场受理对劳动合同剩余有效期是有要求的,如果剩余有效期不不足两个月也会被退回。因此要确认面交前,劳动合同的剩余有效期大于2个月。